“浙农码”“浙食链”对接试点 浙江宁波食用农产品监管步入新阶段
本网讯10月31日至11日1日,宁波市食用农产品风险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召开。
会上,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海县人民政府签订协作备忘录,共同构建以“承诺达标合格证”为载体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推动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宣贯活动也同步启动,标志着宁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步入新起点。
为切实解决食用农产品普遍存在的溯源不准、检测滞后等问题,2022年以来,宁波依托农批市场规范化建设和“甬有食安”行动,已基本形成“溯源+检测+责任传导”的食用农产品风险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具体包括,推广应用“浙食链”,构建“批批可溯、一键即达”的食用农产品数字化追溯模式;加强重点品种、重点项目检测频次,及时发现、拦截和清除不合格产品;对经营者履行“溯源+检测”进货查验义务的,可减轻或者免于行政处罚。据统计,截至目前,宁波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品种,已在130家农贸市场的13个重点品种基本实现全面应用“浙食链”系统报备溯源信息。
为更大力度推动源头治理,2023年初,宁波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在宁海部分地产特色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大户以及本地下游经销商开展农产品合格证系统“浙农码”和“浙食链”对接试点。
“‘浙农码’和‘浙食链’对接后,商户无需再次在系统内选择上游和产品,系统做好了映射关系,可直接确认货物,提升操作便携度,同时也能将宁波市合格证系统丰富的数据信息融入。”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重要的是,能推动两部门溯源系统数据共享,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高效衔接,打造从农业基地到农批市场、配送企业的风险闭环管控。
“闭环管控机制的建设运行,就是要将食用农产品的问题传导到最源头的责任主体,对风险较高的种养殖基地或供应商,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预警或撤换,形成倒逼效应。”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食用农产品的交易流转中,任一环节检测出不合格,都会通过“浙食链”系统溯源至源头供应商。同时,在销售场所设置食用农产品溯源展示牌,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地、企业信息、生产日期、检测结果等内容,实现“明白消费”。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向宁波全市推广“浙农码”和“浙食链”对接试点经验,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新法新规实施为契机,以主体责任落实为关键,以重点品种治理为方向,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高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宁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中国食品报网
来源:放心码
转载请标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