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举措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涉及北京、天津等多个省份,产品范围则从畜禽肉类到水产品。进口冷链食品作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的将冷链食品拒之门外,而冷链阳性样本增多,让大众对冷链食品的重视程度提升,冷链工作是否安全、冷链食品是否安全成为大众关心的问题。为了防止新冠病毒可能通过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等物品传播蔓延,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措施,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如今,重视冷链全流通环节溯源和防控的企业将获得持续的发展,第三方溯源企业如放心码溯源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放心码)的价值也将逐步凸显出来。
为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相关部门要求,在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的同时,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避免货物积压滞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其中一项措施是建立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实行“首站赋码”一旦相关食品有传播病毒的风险,相关批次食品能迅速被溯源,并在受控的范围内。进口冷链食品进入浙江后落地第一站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首站经营者),负有利用浙冷链系统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赋码的主体责任。这是全国首次上线推出冷链食品追溯系统。
目前,北京、上海、河北、四川和云南等省份也相继建立运行了冷链食品追溯系统,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以实现对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的追溯管理。
“首站赋码”管理,即从省外采购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并运入的省内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作为首站,在系统中上传相关产品品种、规格、批次、产地、检验检疫、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等追溯数据,并按批次为相关产品进行电子追溯码赋码。
上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快追溯平台建设。由市场监管总局开发建设国家指挥平台,实现追溯信息省际互认互通。同时优化完善省级平台,帮助重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实现信息化追溯和数据对接。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重庆等有条件的省份应当于2020年12月中旬完成建设改造和试运行,12月底前实现与国家平台对接。
目前已有9个省(市)接入全国平台试运行,其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
而在市场流通环节,要求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是否消毒的相关证明查验工作,防止未经过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的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市场。进一步完善追溯管理,做到所有进入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这正是放心码等第三方拥有强大技术支撑的追溯企业所擅长的。
目前冷链物流中大量应用了RFID、GIS和GPS、无线通信以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此次冷链食品事件也将对物流智能信息化等企业产生深度影响,行业优胜劣汰加速,物流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智慧物流平台等细分市场更加竞争激烈。放心码作为沉淀十多年的防伪追溯企业,也将应用最新前沿技术为众企业提供冷链溯源服务,为国家抗疫行动做出贡献。
来源:放心码
转载请标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